威尔士:被遗忘的角落,连英国人都不待见
你看到的威尔士,是《神秘博士》里的迷人风景;
你没看到的威尔士,是一整个民族在贫困线上苦苦挣扎的现实。
很多人以为威尔士是英国的"后花园",风景如画、岁月静好。
可真正在那里生活过的人才知道,在威尔士,"混得下去"本身就是一种奢侈。
01. 威尔士的表面,像英国的"边角料";现实却是系统性的被抛弃
我一个英国同事,家就在威尔士的小城镇。
听她讲威尔士的生活,跟你想象中的田园牧歌完全不是一回事。
她说得最直白:"威尔士就像是英国家里那个总被忽视的老三,有啥好事轮不到,有啥锅都得背。"
威尔士21%的人生活在相对贫困中,这个数字在英国四个地区中排名最高。而28%的威尔士儿童生活在贫困线以下,这意味着每四个威尔士孩子中就有一个吃不饱饭。
你看得见的绿色山丘和古堡,背后是一个民族在经济夹缝中求生存的残酷现实。
02. 威尔士的"慢生活",其实是被迫的无奈
很多人羡慕威尔士的"慢节奏",觉得那里远离都市喧嚣。
实际上,那种"慢"根本不是选择,而是没有选择。
威尔士的失业率虽然是3.1%,看起来不高,但这个数字掩盖了另一个事实:威尔士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17,592英镑,仅为英国平均水平的82.1%。
更要命的是,在威尔士的五个地方政府区域,超过30%的工人工资低于生活工资标准。布莱奈格温特、彭布罗克郡、格温内德、安格尔西和康威——这些地方的人即使有工作,也只能勉强糊口。
威尔士人的"佛系",不是境界,是认命。
03. 房价便宜?那是因为没人想去
很多人觉得威尔士房价便宜是好事,威尔士平均房价23.5万英镑,确实比伦敦便宜很多。
但你要明白,便宜是有原因的。
威尔士居民需要6年的收入才能买得起一套中等价位的房子,这听起来比英格兰的8.14倍好多了,但问题是——谁愿意在威尔士买房?
房子便宜,是因为工作机会少、发展前景差、基础设施落后。
买得起不代表值得买,住得下不代表活得好。
我认识一个从卡迪夫搬到伦敦的威尔士人,他说:"威尔士的房子再便宜,也买不来希望。"
04. 真正令人窒息的,是被系统性忽视的绝望感
威尔士最可怕的不是经济落后,而是那种深入骨髓的"被遗忘感"。
威尔士的自杀率是每10万人12.4例,其中76%是男性。更可怕的是,失业人群的自杀率高达每10万人126.7例,比其他任何就业状态群体高出至少12倍。
63%的自杀者患有精神疾病,53%有自残史。这些数字背后,是一个个在绝望中挣扎的生命。
在威尔士,看心理医生不是奢侈,是生存必需品。
在威尔士,抗抑郁药物不是治疗,是续命工具。
05. 在威尔士,你可以说威尔士语,但英国人听不懂也不想懂
威尔士只有约30%的人能说威尔士语,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下降。
但更残酷的是,很多英格兰人甚至不知道威尔士语是一种真正的语言。当威尔士球员拉姆塞用威尔士语发推特时,有人问他是不是"把脑袋摁在键盘上了"。
这种文化上的无知和轻视,比经济贫困更加伤人。
威尔士人、苏格兰人和北爱尔兰人都认为英格兰人是"驱使奴隶的殖民者",而英格兰人常常认为其他三个地方的人是"乡下来的土包子"。
在这种心理鸿沟下,威尔士人永远是英国的"二等公民"。
06. 威尔士对外国人,其实比对自己人还苛刻
别以为威尔士人很友善,真实情况比你想象的复杂得多。
威尔士的小城镇看起来温馨,但外来者很难真正融入。租房时,房东可能会因为你的口音而拒绝你;找工作时,本地人际网络是外人永远打不进去的圈子。
而且,78%的威尔士人正在削减非必需品开支,68%的人担心取暖费用。在这种经济压力下,本地人对外来者的耐心其实很有限。
07. 威尔士,英国都不待见的地方,为什么要去自讨苦吃?
威尔士的问题,不是几个数字能概括的,而是一种系统性的边缘化。
威尔士是英国第三小的经济体,却通常有最大的绝对赤字,需要英国政府借债来维持,这让威尔士在政治上永远处于弱势地位。
在威尔士生活,你要接受的不仅仅是经济落后,还有:
- 你要习惯被当作"英国的负担"
- 你要接受基础设施比英格兰差一大截
- 你要忍受公共服务的长期不足
- 你要适应一种"认命式"的社会氛围
旅游出行Tips:
如果你只是去威尔士旅游,这些问题你感受不到。推荐游览卡迪夫城堡、斯诺登尼亚国家公园和天使瀑布。但记住,旅游和生活是两回事。
写在最后:
如果你想体验"英式田园生活",请选择英格兰的科茨沃尔德。
如果你想感受凯尔特文化,请去爱尔兰或苏格兰。
如果你想在英国安家落户,请记住一句话:
真正压垮你的,不是语言障碍,不是文化差异,而是你必须接受自己永远是"二等英国人"的现实。
你向往的威尔士田园诗,其实是当地人用一辈子的妥协和认命写成的悲剧。
#图文打卡计划#
股票免费配资搜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