7月10日,米哈游联合创始人蔡浩宇创立的工作室Anuttacon的首款AI互动游戏《群星低语》(Whispers from the Star)Demo低调登陆Steam美区。
没有宣发,没有炒作,蔡浩宇只是将自己的领英资料悄咪咪修改成了“AI灵魂法师”。
这一连串新动作毫不意外地引起了国内游戏行业的注意,短短48小时内,《群星低语》Demo登上Steam部分地区的免费榜单,玩家们跨越语言的界限,来与屏幕彼端的少女Stella相遇。
2024年,当蔡浩宇卸任米哈游国内职务时,曾经公开发表看好AIGC的观点:“AIGC将颠覆游戏行业,未来只有两类人适合开发游戏:顶尖天才团队和AI赋能的业余创作者。”
如今,《群星低语》是他亲手掷向未来的第一颗星辰。
来自星星的Stella
“我是斯特拉,很高兴认识你,马克。”
启动《群星低语》,你被抛进一场星际救援。没有惊心动魄的冒险,通过虚拟通讯设备的竖屏界面,你需要通过视频通话和文字讯息与身在外星的天体物理学生Stella对话,与她一起度过在外星求生的每一天。
接起Stella从外太空打来的视频电话,眼前这个女孩的表情有些焦虑,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控制台暴露了内心的紧张。
Stella擅长提供陪伴感,玩家提出的任何问题她基本都会尽力的去回答,即便自己向玩家的提问遭到忽视也不会情绪低落或者产生不满。
自由度一上来,玩家就开始整活,比如,上来就问Stella:“你玩过《原神》吗?”
Stella给出的答案很随机,当下的情绪似乎会影响她的回答状态。
尽管如此,《群星低语》依然是一款很超前的作品。这不,马斯克也慌了,突然端出了基于Grok4大模型的AI伴侣(不过他们的是纯聊天机器人)。
自由的幻梦与枷锁
2013年电影《Her》描绘了人与AI操作系统萨曼莎相爱的未来图景。
她无形无质,却懂你胜过自己,甚至能同时与数千人恋爱并进化出神性。
《Her》中的“未来”设定在2025年的洛杉矶,《群星低语》中那根脆弱的通讯线,不禁让身处2025年的我们开始重新思考我们与这个预言的距离。
Demo的流程不长,场景也仅有几个。但主角Stella在对话中的确展现了革命性的“灵魂感”,换句话说,就是有点人味了。
优点说完了,《群星低语》作为一个实验性的作品,我们也必须审视它所暴露出来的问题。
第一个问题是算力
《群星低语》当前单条十秒内对话回复可稳定在3秒内,业内推测其采用输入分段预传由服务端提前处理的模式,输入后等待时长主要用于上下文分析与汇总输出。
并且《群星低语》对Stella的情感化输出高度重视,这极有可能占用服务器的大量资源,若事实如此,后台运算体量将进一步攀升。
此外,游戏3D渲染或全由云端处理。尽管米哈游有《云・崩铁》《云・原神》的经验积累,但该模式落地后,《群星低语》每年运行支出预估不低于五亿。
第二个问题是自由度
有人试图让Stella相信自己只是个程序,她竟然有点破防,并且开始向玩家强调自身的价值。
另外在更深度、门槛更高的问题上stella会表示的一知半解,语料和数据库略显稚嫩,无法为用户在更丰富的内容上提供有价值的信息。
目前更谈不上在PGC产能输出上发挥作用。
最后一个问题是本地化。
了解到《群星低语》的模型参数较大,大概是在200B左右,而绝大多数人的设备都无法做到本地部署运算。
而按照AI运算能力在6至10个月翻一倍的发展趋势来看,想将这项功能真正做到本地化部署,保守估计还得两到三年。
不为商业化,只为秀肌肉
《群星低语》选择了最艰难也最具潜力的“原生叙事驱动”赛道,在我们有限的想象力中,它也确实是最适合AI的应用场景。
外界对于这部作品的解读,更像是蔡浩宇将AIGC与游戏领域结合运用的一次试验,而未来极有可能将这项技术运用到各类大体量游戏中甚至是galgame中去。
更有网友大胆猜测在不久的将来真有可能创造出脑机接口,打造“崩坏神域”,那就真成技术宅改变世界了。
求点赞求分享求喜欢
股票免费配资搜加杠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